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纲要规划
市妇联主席徐玲丽在铜陵市副市长叶萍来妇联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12-11-22 来源:铜陵市妇联 被阅读数:
 

市妇联主席 徐玲丽

2012117

尊敬的叶市长:

根据调研安排,现就市妇联2011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铜陵市妇联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全市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团体组织,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全市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其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

(一)主要职能任务

一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依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妇女代表大会的决议,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各个时期妇女工作计划,指导并联系团体会员的业务工作。二是调查研究全市《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实施和《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的执行情况以及妇女儿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进行妇女整体素质的教育,鼓励妇女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政治、科学、文化知识,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四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根据城市妇女工作的新特点,拓展工作面,建立城市妇女工作网络,加强与其他妇女组织的联谊和交流。五是开展城镇妇女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和农村妇女的双学双比活动,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六是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表彰各行各业先进妇女,开展妇女职业技术培训和妇女干部培训,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妇女人才成长。七是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妇女参政议政;参与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章程的制定,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坚持同一切歧视、虐待、摧残和迫害妇女儿童的行为作斗争。八是为妇女儿童服务,协同有关部门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兴办妇女儿童的社会公益事业,实施好春蕾计划,积极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九是加强同各族各界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妇女的团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扩大妇女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和繁荣富强。十是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交办的工作。

(二)机关组织机构。市妇联内设“三部两室”(即:妇女发展部、组织联络宣教部、儿童工作部、办公室和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行政编制10人,政府雇员1人,实际在岗在编13人,(其中,正县级领导干部1人,副县级领导干部4人,正科级干部4人,副科级干部2人,科员1人,工勤人员1人)。

(三)下属单位机构。市妇联下属单位有市妇联事业服务中心、市板栗山儿童公园、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铜庄幼儿园和长东幼儿园(其中市妇联事业服务中心为正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3名,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编制1人,自收自支编制2人、实际在编3人、在岗2人;市板栗山儿童公园为副科级建制,核定自收自支编制8人,目前实际在岗在编4人;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不定规格不定编制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目前有管理和工作人员4名,其中3名挂靠板栗山儿童公园编,1人为长期聘用合同制员工。铜庄幼儿园和长东幼儿园已于2009年元月完成经营改制,23名教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资产实行租赁经营)。

(四)基层组织机构。全市共有各级基层妇联组织509个(其中县妇联1个、区妇联3个、妇委会约70个、乡镇妇联12个、社区妇联46个、办事处妇联3个、村妇代会组织134个、企业女职工委员会约240个),团体会员3个(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女法律工作者协会)。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11年以来,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的具体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妇女,大力实施妇女“四项行动一项建设”,各项工作稳中推进,亮点频现。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妇女创业行动

1、抓扶持,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围绕提供融资服务,市、县妇联积极落实《贯彻落实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多方协调,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落实担保资金100万元。今年6月份,我们在市人社局的支持下,与邮政储蓄银行和人民银行联合,通过整体组织、整体审批、整体申贷的“整贷直发”模式,为全市创业妇女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资金。两年来,直接扶持城乡妇女创业166人,申请小额贷款 1265万元,带动妇女就业4000余人。

2、抓服务,提升妇女就业需求。围绕服务妇女就业,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组织举办了第八、九届“春风送岗位”女性专场招聘会,提供妇女就业岗位3100个,帮助2320名妇女实现就业。围绕提升城乡妇女就业能力,针对农村妇女的需求,开展了种植、养殖、十字绣等专项技能培训;针对城市无业、失业妇女的需求,开展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两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52余期,培训妇女3288人。

3、抓创建,拓展巾帼文明岗。围绕经济发展环境,行业创先争优,窗口优质服务,推进“巾帼文明岗”创建,由行业向社区、乡镇、企业延伸。组织举办第四、五期巾帼文明岗培训班,通过开展礼仪培训,表彰先进典型,缅怀革命先烈等形式,教育引导全市女职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实现新发展。今年新增市级巾帼文明岗51个,市公安局行政服务窗口、有色冬瓜山铜矿生活服务中心综合楼服务班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二)坚持源头维权,履行职责,大力实施妇女维权行动

1、筑牢源头维权基础。围绕终期评估指标,组织召开评估会议,健全评估机构,制定评估方案,开展评估考核,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对我市《妇纲》六个领域29项目标和《儿纲》四个领域19项主要目标的终期评估检查。全面实施新“两纲”。围绕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主动协调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力量,推动两纲实施中惠及妇女儿童的实事项目。3月至6月份,市、县区两纲分别正式对外颁布,信息平台建设正式启用和第三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圆满的召开为妇女儿童维权奠定坚实的源头基础。我市2个单位和3人获得省政府实施十一五“两纲”先进表彰。

2、基层维权全面覆盖。组织开展维权“五个一”创建活动(即:建立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服务中心、社区(村)维权服务工作站、反家暴救助站(点)、12338维权线和法院维权合议庭),为妇女维权提供了有地方说、有电话可询、有法律机构申诉的维权格局。积极参与综治维稳、家庭暴力案件、民间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组织女法律工作者定期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开展集中接访,利用《女性家园》等媒体宣传维权法律知识,开展咨询服务,为广大妇女提供维权指导和法律援助,形成覆盖广泛、协调有力的社会维权工作格局。两年来,我们接待处理妇女信访问题218件,办结率达97 %以上。

3、社会维权广泛深入。发挥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组织协调作用,抓住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家庭和妇女参与学法、守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妇女维权法律意识。以·八维权月、“6·26”国际禁毒日、“11·25”反家暴日、“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为妇女提供妇女咨询,不断扩大维权知识社会知晓率。

(三)坚持倡导文明,促进和谐,大力实施妇女文明行动

1、着眼社会文化,进一步加强思想宣传教育。各级妇联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建设,投身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组织举办了“创建幸福和谐家庭,建设精致大气之城”为主题的第五届家庭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和新闻发布会、“快乐健身 舞动幸福”广场舞、“美丽铜都我的家”摄影绘画大赛、家庭棋艺大赛、家庭理财大讲堂、“低碳家庭 时尚生活”系列活动、幼儿趣味运动会和闭幕式八项活动。印发家庭宣传手册10万份,张贴宣传画5万份。开展活动近100余场,辐射全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和广大家庭。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协调组织“党啊,亲爱的妈妈”大型红歌演唱会和“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培养未成年人心向党、跟党走的高尚情感和远大志向,全面展示全市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成果。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为建设幸福铜陵作出了积极贡献。

2、共筑美好家园,进一步推进和谐家庭创建。一是以节能环保为理念,引领绿色家庭创建。坚持将绿色家庭评选与家庭节能减排社区行动紧密结合,组织开展“低碳家庭 时尚生活社区行”宣传,“环保模范家庭”评选,全市少儿环保现场绘画大赛,制作宣传展板20个,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制作发放环保帽、环保袋3000个,表彰环保家庭40户,形成共同维护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的良好局面。我市梅金花和黄言胜家被授予全国低碳生活创新明星家庭。二是以家庭助廉为牵引,引领廉洁家庭创建。积极加强媒体宣传辐射,营造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文、网站有息的浓厚氛围;积极构建廉政文化载体,注重体现家庭创建特色性、多样性、时效性,向社会传递廉政文化和思想;积极开展家庭评比活动,让廉政文化家庭默默滋长,生根发芽。两年来,联合市纪委开展了领导配偶(50余人)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和廉内助评选(10人)。打造了“百家女走百家门”、“民情直通车”、“清风长廊”等一系列品牌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家庭助廉保障。三是以文明和谐为宗旨,引领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动员广大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铜陵建设,组织开展平安家庭“十点百户”、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我市的童春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新增省级五好文明家庭5户、和谐家庭4户;市级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5222户。

3、发挥榜样作用,进一步宣传妇女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优秀女性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成绩,引导各行各业妇女学先进、比先进、当先进。三八、六一期间,召开纪念表彰大会、举办六一晚会,开展“铜都十大女杰、十佳好媳妇”评选,在市主流媒体开办“女性家园”专栏,做客行风热线,宣传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国家级和省级妇女先进典型20人,(其中: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妇女岗位建功1人、创先争优1人;省三八红旗手5人、双学双比十佳女状元1人、农民工工作者1人、巾帼岗位建功3人、优秀巾帼志愿者5人、优秀女村官2人),表彰妇联系统先进集体39个,各类妇女先进典型113人。

4、结合工作特点,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意识。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动员广大巾帼志愿者立足基层、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的宗旨,进一步发展壮大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巾帼志愿者信息库,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目标,以“学雷锋,树新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法律咨询援助、关注留守儿童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目前,我市的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企业巾帼志愿服务队、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法律援助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58支队伍,4823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农村、企业和机关,为全市广大的贫困妇女、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帮助、成为了我市的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坚持关注民生、实施关爱,大力实施妇女关爱行动

1、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建设。根据省、市民生工程的统一部署,大力实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项目。我们坚持重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和制度到位,采取调查选点、组建队伍、工作推进、督查指导工作措施,利用省、市投入的48万元资金,依托乡镇文化站,在全市12个乡镇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面积均在40平方米以上。活动室建立了儿童综合信息室、图书阅览室、亲情电话室、文体活动室,为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空调、图书、体育器材等设备。截止八月底,12所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已全部建成,在全市乡镇实现了100%的全覆盖。我们坚持加强后续管护。制定出台《铜陵市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由文化站一名工作人员和乡镇妇联主席管理,管护经费也得到落实,县、区财政每年向乡镇活动室划拨经费3000元。我们坚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组织开展了“爱心报刊” 捐助、“爱心2011—福利彩票情系贫困留守儿童”、“金色阳光 情暖留守儿童”、“童心向党心连心 城乡儿童手牵手”、“播撒爱心阳光 情系留守儿童”等关爱活动。我们坚持将宣传活动向社会延伸。印发了《铜陵市家庭生活手册》10万册、制作了动漫片《童娃说民生》、配合了《安徽日报》“记者走江淮 我当志愿者”专栏行动和做客行风热线等宣传形式,为留守儿童成长成才营造全社会关爱的氛围。留守流动儿童活动之家成为了全市2475名留守儿童的幸福之家、关爱之家、成长之家。

2、扎实开展救助关爱活动。大力实施“关爱救助”工程。利用妇女儿童公益慈善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加大春蕾女童、贫困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组织开展第五、六届“情暖万家,爱心关注母亲”和“春蕾爱心助学”品牌活动,协调省、市领导开展“六一”慰问,呼吁社会捐赠救助资金。两年来,累计救助各类贫困妇女儿童313人,发放资助金和救助金30.15万元。

3、深入推进健康关爱工程。着重开展“免费婚检”宣传教育,提高婚检知识的知晓率,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婚检”项目、资金等监督工作,有效地提高全市婚检率。

(五)坚持强基固本,夯实基础,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创新

1、强化项目工程建设。年初,省级财政预算将从今年起新增妇女专项经费1000万元,省妇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投入“巾帼示范村(社区)项目”800万,在全省105个县(市、区)扶持建立210个巾帼示范村或巾帼示范社区,其中:补助巾帼示范村和巾帼示范社区各3万元,主要用于添置硬件设施、开展培训及相关活动等;16个地市妇联的培训经费各2万元,用于对本市及所属县(区)项目实施的培训;项目所在县(区)妇联培训经费1万元,用于对本县(区)及项目点项目实施的培训。我市承担了省新增妇女专项经费项目点9个,根据项目要求,我们成立了妇女专项经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下发文件通知,组织开展培训、指导项目实施。市、县、社区(村)三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注重“四个重点突出”(即:注重领导重视突出,注重工作基础突出,注重经济实力突出,注重人员素质突出);“三个阶段实施”(即: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考核);“三个统一”、两个相互督查”(即:统一检查、统一点评、统一要求,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争取县区资金配套等方式,将教育培训、创业就业、综合维权、家庭教育、文化体育、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等妇联组织的各项工作落实到项目点建设,实现了项目建设硬件有亮点、软件有看点、活动有经常点的良性发展轨道。

2、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以“巾帼建新功、岗位争先进”为主题,举行了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妇女之家”授牌仪式,在全市134个村和46个社区“妇女之家”全面挂牌的基础上,抓好制度统一上墙,台帐有序规范,活动见诸日常。通过外出考察横向交流,依托“四百”工程联建活动,开展企村结对,岗社牵手,妇委会联建妇代会,妇委会援建妇女之家等活动,推动妇女之家工作“三进家”(即:妇女之家各项工作进家、妇联工作载体进家、吸引基层妇女群众进家),抓好“示范妇女之家”创建和评先评优,评选表彰市级示范“妇女之家”20个。坚持把妇联组织拓展作为工作重点。着力营造发展环境,在全市第八届村支“两委”和今年社区换届工作中,会同组织、民政等部门出台文件,采取积极跟进,强力推进,制度保障,村妇代会、社区妇联实现了两个100%,一个提高的目标。绝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组建了妇委会,企业组建了女职工委员会,“两新”妇女组织不断发展,为加强自身建设实现了创新发展。

3、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围绕创先争优和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大八主题活动教育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铜都妇幼大讲坛”、上党课、听专题辅导报告、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加全国、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理论和业务培训等学习形式,帮助妇联干部及时转变观念,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妇联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着力强化培训服务。联合组织部门,有计划、分层次对各级女干部进行培训,将女干部培训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举办全市第八、第九期妇女干部和全市村妇代会主任培训,培训优秀女干部260人,为组织部门培养女干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市政府撤销了市妇联事业服务中心,工作难以延续。在铜陵市分类推进市属事业单位改革中,撤销了市妇联事业服务中心。由于市妇联事业服务中心担负着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综合维权、创业就业、教育培训、家庭教育、帮扶救助”等综合性服务工作,若撤销此机构后,工作将难以延续。因此建议在撤销市妇联事业服务中心后,成立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

2、妇儿工委办编制缺乏。我市除市、县落实了妇儿工委办的专职干部外,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均为未落实妇儿工委办编制,县区均聘用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妇儿工委办的专职干部基本上兼职妇联其它工作。这与《关于落实市县妇儿工委办公室人员编制的意见》皖编[2004]9号文件不符,也与省政府颁布的新两纲(2011-2020)关于各级妇儿工委办公室机构编制单设,职级高配,人员专职要求相悖。因此建议配齐妇儿工委编制。

3、权益部编制人员缺乏。2008年全市大部制改革后,市妇联权益部在改革中被取消了编制,从全省的情况来看,我省15个地市妇联都设有权益部,唯有我市没有权益部;从社会层面来看,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从妇女群众工作来看,妇女维权工作既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之一,更是肩负着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重任。由于没有编制,妇女维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工作难以抓主抓重。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恢复其权益部编制。

4、妇联经费严重缺乏。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开展活动为重要抓手,而市、县(区)、社(村)妇联活动经费不足,对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的约束和被动,尤其是社区(村)级妇联大多数身兼数职,加上经费不足,在妇女创业就业、妇女维权、妇女文明、妇女关爱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些有益的活动不能满足全市妇女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工作难以常态化。另外,各级妇儿工委的办公经费严重短缺。市妇儿工委工作经费 5万元,铜陵县和郊区妇儿工委工作经费不超过 1万元,铜官山区和狮子山区没有妇儿工委工作经费,极大的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工作难以形成机制。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协调力度,增加各级妇联和妇儿工委办经费投入。